期刊简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创刊于1980年,原名《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ISSN 1673-4130 CN 50-1176/R),现由重庆市卫生局主管,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主办。2011年4月起改为半月刊,邮发代号国内78-26、国外M 6575。本刊辟有专家述评、专题、论著、临床检验研究、基础实验研究、硕博论坛、综述、调查报告、检验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质控与标规、仪器使用与排障、检验试剂评价、医学检验教育、检验科与实验室管理、个案与短篇等栏目。专题的稿件主要为约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出版部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76/R
邮发代号: 78-2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2005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卫生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国际刊号:1673-4130
- 国内刊号:50-1176/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缺血修饰白蛋白--新的心肌缺血生化标志物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涵盖了一组连续进展的病症,心肌缺血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见的病因.现有的心肌生化标志物(如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等)只能在不可逆的细胞损害以及细胞膜的完整性破坏之后才能被检出,而在短期和可逆的缺血发作时,这些标志物血中水平不升高.缺血修饰白蛋白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反映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可作为灵敏的缺血指标辅助早期诊断,以便在疾病的可逆阶段干预治疗,达到改善患者预后和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作者:龙国文;胡佳林 刊期: 2006- 01
-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自身抗体谱的研究进展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是一种较常见的风湿性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易造成误诊和漏诊.随着免疫学的进展,除了常用的诊断方法外,对自身抗体的检测也受到重视.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自身抗体主要包括3大类:肌炎特异性抗体、肌炎相关性抗体和组织特异性抗体.对这些自身抗体的研究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分型、疾病活动情况和预后的判断等.......
作者:黄春梅;李永哲 刊期: 2006- 01
-
心血管系统雄激素受体及雄激素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心血管系统存在雄激素受体(AR),雄激素的心血管作用部分由雄激素受体介导,雄激素能够通过雄激素受体对心肌发挥直接的保护作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防治心肌缺血.......
作者:刘晓柳;李光千 刊期: 2006- 01
-
脂毒性的形成机制及其干预策略
脂质在非脂肪组织中积聚过多可导致细胞功能障碍或死亡,此现象为称脂毒性(lipotoxicity),其在糖尿病和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现重点对过量脂肪酸对器官和细胞功能的影响、脂毒性形成机制及其防治等方面进行讨论.......
作者:朱翠英;李培成 刊期: 2006- 01
-
DNA甲基化与基因沉默及肿瘤
DNA甲基化在胚胎发育及肿瘤演变过程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相关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现对近年来DNA甲基化的分子学基础及其与基因沉默和肿瘤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吕斌斌;彭剑雄 刊期: 2006- 01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近10多年来,当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大大推动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chemiluminescenceimmunoassay,CLIA)的更新换代速度.因其具有简便易行、标记物制备非常容易、稳定性高、便于实现完全自动化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特别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实验结果,因此深受检验医学工作者和临床医师的好评.本文就CLIA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不同方法的评价和前景预测作......
作者:李振甲;应希堂;马世俊 刊期: 2006- 01
-
继往开来谱新章--为国外医学系列杂志改刊名而致读者
过去的2005年,国外医学系列杂志完成了单纯报道国外医学发展动态的历史使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对世界、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也越来越重要.......
作者:中华医学会 刊期: 2006- 01
动态资讯
- 1 游离脂肪酸对HepG2细胞及HPA-v成熟脂肪细胞miRNA-143表达的影响
- 2 降钙素原和血清前清蛋白联合检测在老年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 3 FNAB与CNB对浸润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
- 4 同种项目在不同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偏倚评估与可比性研究
- 5 HbA1c、CP、INS、BMI以及年龄的改变对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的意义
- 6 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7 联合检测脑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及醛固酮水平在诊治慢性心衰中的价值
- 8 心肌肌钙蛋白T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危险分层中的作用
- 9 035 介绍一种评价肾小管损伤的技术:ELISA法测定尿海藻糖酶
- 10 IFCC 促甲状腺激素国际溯源和检测一致性系列研究(二)
- 11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研究
- 12 hVPS4A 基因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13 不同民族儿童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参考值探讨
- 14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 HCV-RNA 水平与抗-HCV 抗体和肝纤指标水平相关性分析
- 15 8-异前列腺素、ADAM33基因、超敏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表达的意义
- 16 人附睾蛋白4联合糖类抗原125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 17 小儿手足口病患者血清心肌钙蛋白I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18 OPN、IL-18、IFN-γ及hs-CRP在肺结核者中的检测意义
- 19 2015年医院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调查与耐药性分析
- 20 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技术与临床应用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