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创刊于1980年,原名《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ISSN 1673-4130  CN 50-1176/R),现由重庆市卫生局主管,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主办。2011年4月起改为半月刊,邮发代号国内78-26、国外M 6575。本刊辟有专家述评、专题、论著、临床检验研究、基础实验研究、硕博论坛、综述、调查报告、检验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质控与标规、仪器使用与排障、检验试剂评价、医学检验教育、检验科与实验室管理、个案与短篇等栏目。专题的稿件主要为约稿。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出版部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76/R

邮发代号: 78-2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2005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卫生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国际刊号:1673-4130
  • 国内刊号:50-1176/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2005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卫生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年第5期文章
  • G6PD比值法检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突变女性杂合子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确定G6PD/6PGD比值法在检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女性杂合子时的佳实验条件,提高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女性杂合子的检出率.方法(1)应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确定女性杂合子的基因突变型.(2)G6PD/6PGD定量比值法.结果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及ROC曲线得出佳实验条件为孵育温度为37℃,底物浓度为0.78mmol/LG6PNa2及0.195mmol/LNADP+,反应时......

    作者:陈运生;蒋玮莹;李长钢;李成荣;孙玲玲;徐刚;刘伟 刊期: 2006- 05

  • 2005年重庆市的凝血试验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重庆市凝血试验的检测能力,探索提高凝血试验的检测水平的思路.方法对2005年重庆市凝血试验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和现场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重庆市凝血试验的检测能力不理想,与凝血试验的不规范化操作有关,与仪器、试剂的溯源性工作有关.结论应加强凝血试验的溯源性和规范化工作.......

    作者:王莎萍 刊期: 2006- 05

  • 人乳头瘤病毒与喉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作为喉癌高危因素一直受到关注和重视.该文对HPV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与肿瘤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并着重对喉癌与HPV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姜海蓉;廖飞;刘宝国 刊期: 2006- 05

  • 非环式维甲酸类化学预防肝癌的研究进展

    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均证实非环式维甲酸类(AR)可用于肝癌的化学预防及治疗,尤其是应用于预防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二次肿瘤的复发.现对非环式维甲酸类的结构特性、预防肝癌的研究应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等作一综述.......

    作者:李育超;周克元 刊期: 2006- 05

  • MHC-I 链相关基因A的生物学特性及与疾病的关联

    MHC-I链相关基因A(MICA)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新基因,位于MHC-I类区域,包含多个基因位点,具有高度多态性.已发现的MICA等位基因多达50余个,不同人群之间MICA各等位基因的分布存在差异.MICA基因所编码分子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此外还与基因型相关,某些基因型的MICA分子在细胞表面表达可出现缺陷.与MHC分子类似,MICA分子在机体中也发挥着一定免疫学作用,MICA分子通过与相应受......

    作者:陈永玲;王昌富 刊期: 2006- 05

  • 肺癌新标志--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

    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2-PK)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肿瘤标记物,利用它作肺癌新的特异性标记物来探讨其在肺癌动态监测、抗肺癌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作用,已成为国内外肺癌研究的热点,现就TUM2-PK在肺癌动态监测、抗肺癌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等方面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厉明;梅同华 刊期: 2006- 05

  • 体内活化的巨细胞病毒感染及诊断研究

    活化的巨细胞病毒是免疫力低下患者如器官移植、恶性肿瘤、AIDS患者等常见的病原感染,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因此活化的巨细胞病毒的特异性早期诊断对于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减少病死率和病残率,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巨细胞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潜伏和活化的机制以及实验诊断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宣柳;沈佐君 刊期: 2006- 05

  • 蛋白激酶CK2与补体系统

    蛋白激酶CK2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在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信使非依赖性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它由两个催化亚基(α和/或α′)和两个调节亚基β组成,参与了一系列细胞生理功能的过程.CK2与补体系统中的某些成分C1r、C3、C9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影响补体系统在杀灭、溶解细胞以及吸引吞噬细胞、调节吞噬作用等方面的生理功能.该文就近年来有关CK2对补体系统成分进行磷酸化的作用及其对补体生理功能方面影响的研究作......

    作者:周静;刘新光;梁念慈 刊期: 2006- 05

  • 非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目前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病通常给予二联或三联的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治疗Hp感染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但也存在很大不足,具体有:(1)不良反应;(2)耐药菌株产生;(3)费用高;(4)疗程长,患者依从性差;(5)疗效欠稳定等.其中耐药菌株的产生是目前抗生素应用中的突出问题,不但耐药菌比例逐年上升,而且出现了大量同时对3~4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采用多种抗生素联合治疗仍难以达到理想疗效.目前发现几......

    作者:赵小勇;邹全明 刊期: 2006- 05

  • 汞污染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或意外的泄露,汞会在海洋生物体内通过生物富集作用而聚集,并通过人类食入海产品而对人体产生毒性.近年来,汞神经毒性的机制已得到进一步阐明.汞化合物对发育中的脑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研究表明其机制包括对神经元迁移、细胞骨架、细胞凋亡等有着不同的影响,近又发现汞中毒与多种儿童精神、神经疾病有关,该文对此进行综述.......

    作者:冯宁;何涛 刊期: 2006-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