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创刊于1980年,原名《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ISSN 1673-4130 CN 50-1176/R),现由重庆市卫生局主管,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主办。2011年4月起改为半月刊,邮发代号国内78-26、国外M 6575。本刊辟有专家述评、专题、论著、临床检验研究、基础实验研究、硕博论坛、综述、调查报告、检验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质控与标规、仪器使用与排障、检验试剂评价、医学检验教育、检验科与实验室管理、个案与短篇等栏目。专题的稿件主要为约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出版部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76/R
邮发代号: 78-2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2005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卫生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国际刊号:1673-4130
- 国内刊号:50-1176/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关于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的探讨
分析了检验质量控制的意义,并对如何做好检验质量控制提出建议,包括加强计量认证工作,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有效实现检验质量控制过程及提高十龟验人员素质三方面.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的目的,在于提高微生物鉴定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由于微生物实验室的客观控制条件受到计量认证执行不严、操作规程执行不彻底、标本采集处理不恰当、检验人员素质等影响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微生物鉴定是一门定性......
作者:阙钦中 刊期: 2008- 10
-
莆田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福建省莆田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特征及感染途径.方法对2002-2006年74334例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HIV抗体、HBsAg、HCV抗体、梅毒(TP)抗体检测.结果莆田市无偿献血人群感染率为0.0141%,男性高于女性,感染年龄集中在30~40岁,占75%,2次以上献血者HIV抗体阳性率确认为0,HIV抗体与其他传染性标志物重叠感染中出现HIV抗体和HCV抗体以及HIV抗体、HCV抗体......
作者:林铁辉 刊期: 2008- 10
-
游离脂肪酸在糖尿病中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
游离脂肪酸是反映脂质代谢、糖代谢、内分泌机能等的非常灵敏的指标.通过检测血浆中脂肪酸水平,可研究糖尿病与脂质及脂肪酸的关系.β细胞的功能障碍和凋亡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脂代谢紊乱促进β细胞凋亡在糖尿病发生中的作用日益引起关注.探讨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对临床诊断及治疗糖尿病及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指导意义.现就游离脂肪酸增多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的关系进行讨论.......
作者:李义龙;张岩 刊期: 2008- 10
-
对《国产胆固醇酶法试剂盒的应用评价》一文的商榷
读了本刊第26卷第12期的一文后,复习查找有关文献资料及结合本科工作的体会,提出有关问题与作者和同道共同探讨.......
作者:刘伟林;潘洪涛;孙心岩;于家禄 刊期: 2008- 10
动态资讯
- 1 帕米尔高原世居塔吉克族男性性激素水平分析
- 2 重症医学科针对五年制检验专业学生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3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补体C3、C4、ALT、AST及 HBV-DNA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4 422例妊娠早期妇女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
- 5 HBV感染患者LP(a)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 6 脑脊液特种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 7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 8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PICP、ICTP和BGP等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变化
- 9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与实践
- 10 2005~2013年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与耐药特征分析
- 11 240907例献血者HBV、HCV和TP感染现状与趋势分析
- 12 重症肺炎患者BALF和血清IL-6、PCT水平变化及其意义研究
- 13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晶体中SOD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
- 14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
- 15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 Her-2 ECD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 16 精浆和血清抗苗勒管激素与精液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 17 2种洗板方式对HBsAg检测结果的影响
- 18 联合检测血清 D-二聚体、cTnI 及 Myo 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 19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及其B链基因转录调控
- 20 生物芯片在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