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创刊于1980年,原名《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ISSN 1673-4130  CN 50-1176/R),现由重庆市卫生局主管,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主办。2011年4月起改为半月刊,邮发代号国内78-26、国外M 6575。本刊辟有专家述评、专题、论著、临床检验研究、基础实验研究、硕博论坛、综述、调查报告、检验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质控与标规、仪器使用与排障、检验试剂评价、医学检验教育、检验科与实验室管理、个案与短篇等栏目。专题的稿件主要为约稿。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出版部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76/R

邮发代号: 78-2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2005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卫生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国际刊号:1673-4130
  • 国内刊号:50-1176/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2005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卫生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年第12期文章
  • 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和膜孔蛋白基因研究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及膜孔蛋白基因存在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本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30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方法,分析20种β-内酰胺酶基因(TEM、SHV、OXA-1群、OXA-2群、PXA-10群、PER、GES、VEB、CARB、IMP、VIM、SPM、GIM、SIM、DHA)和膜孔蛋白基......

    作者:张玉云;吴金英;范小莉;闫博;杨建华;杨少虹;韩颖杰 刊期: 2008- 12

  • 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血糖三酰甘油和甲状腺素水平分析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血葡萄糖(glucose,GLU)、甘油三酰(triglyceride,TG)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ee-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thyroxine,FT4)、促甲状腺素(thyroidstimulathinghormone,TSH)水平的变化.方法观察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88例,分别于第2、4、8、1......

    作者:张伟英;张毓茂;郑华珠;江梅英;郭玉花;黄兰芳 刊期: 2008- 12

  • 采集后6小时与72小时制备的冰冻单采血小板质量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采集后6h和72h制备的冰冻单采血小板制品的多项质量参数,为冰冻单采血小板的制备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以美国产Trims血细胞分离机配套全密闭7d保存袋采集的单采血小板,分别于采集后6h和72h制备为冰冻血小板制品,1周后复苏留样,分别检测血小板计数(PLT,MPV,PCT,PDW)、血小板粘附性、血小板P选择蛋白、PF3A、FF4、pH值、血块收缩试验(血浆法).结果采集后6h和72h制......

    作者:刘利明;陈蓉;詹鹏飞;邹志强;杨湘辉;江顺琴;陈雪丽 刊期: 2008- 12

  • 某院抗生素使用情况与耐药性的关系

    目的了解1998-2006年该院抗生素使用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法计算各种抗生素的用药频度(DDDs);用ViteK2系统对I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用2004版美国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对结果进行判定,用WHONET5.3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抗生素使用与细......

    作者:段金菊;刘卓拉;张润梅;张瑞琴 刊期: 2008- 12

  • 结核杆菌耐链霉素Rrs基因点突变单侧延长臂发夹探针设计与检测研究

    目的选择结核杆菌耐链霉素(Sm)Rrs基因包含主要突变位点的序列设计发夹探针及其单侧延长臂发夹探针,建立扩增体系及发夹探针芯片检测方法.方法运用Beacondesigner软件设计Rrs基因包含主要突变位点的发夹探针及其单侧延长臂发夹探针,建立其扩增体系及发夹探针芯片检测方法,应用荧光显微镜检测荧光信号.结果通过荧光显微镜检测到标准株及耐SM株PCR产物与发夹探针杂交后荧光信号区别明显;51株耐链......

    作者:陈庆海;府伟灵;边志衡;匡红;姚捷 刊期: 2008- 12

  • 床旁检测血糖和HbAlc的准确性及其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床旁检测(POCT)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准确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88例疑似糖尿病者行POCT方法测定HbAlc和实验室方法测定血浆血糖及HbAlc.将POCT方法测定毛细血管血糖及HbAlc的结果与相应静脉血的实验室测定结果作比较,评估POCT与实验室方法检测血糖和HbAlc的相关系数、平均偏差和一致性限度(LOA)等,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两种方法测定值的相关系数为:血糖r......

    作者:余文辉;周小梅;李伟雄;张书楠 刊期: 2008- 12

  • 糖尿病鼠模型及其与醛糖还原酶相关研究

    探讨如何建立合适的Wistar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综述醛糖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联.......

    作者:王娴默;杨红英;肖林;徐敏;薛丽;王卓 刊期: 2008- 12

  • 共刺激分子B7-H3与临床疾病的研究近展

    共刺激分子是一类参与免疫反应的辅助性分子,存在T/B细胞、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s,APC)和靶细胞表面.与表达在T细胞上相应的受体相互作用后,可为T细胞的活化提供第二活化信号.B7是重要的共刺激分子,B7-H3是其家族的新成员,B7-H3mRNA在人类组织中和细胞株上广泛表达,其生物学功能有正性调节和负性调节两种.B7-H3在临床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

    作者:蔡惠芬;张光波;史进方;顾国浩 刊期: 2008- 12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实验诊断指标及其临床应用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起因不明的、肝内小胆管渐进性和不可逆性的自身免疫损伤形成的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晚期患者可致肝硬化、肝癌及肝衰竭,严重威胁其身体健康.随着实验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广泛位用,将对PBC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重要帮助.......

    作者:杨晏;王忠诚 刊期: 2008- 12

  • 白藜芦醇抗病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主要存在于葡萄、花生、虎杖等植物中,是一种天然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物质.现介绍近年来自藜芦醇在抗病毒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其对多种病毒具有的显著抑制作用,将其应用于临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巍伟;李永军 刊期: 200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