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创刊于1980年,原名《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ISSN 1673-4130  CN 50-1176/R),现由重庆市卫生局主管,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主办。2011年4月起改为半月刊,邮发代号国内78-26、国外M 6575。本刊辟有专家述评、专题、论著、临床检验研究、基础实验研究、硕博论坛、综述、调查报告、检验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质控与标规、仪器使用与排障、检验试剂评价、医学检验教育、检验科与实验室管理、个案与短篇等栏目。专题的稿件主要为约稿。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出版部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76/R

邮发代号: 78-2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2005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卫生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国际刊号:1673-4130
  • 国内刊号:50-1176/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2005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卫生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年第9期文章
  • DNA电化学传感器在白血病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DNA电化学传感器技术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传感器技术,为基因识别和疾病基因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廉价的方法,现已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目前DNA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同时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本文就DNA电化学传感器的设计、研究现状和近几年来该领域的一些重要进展作一总结,并对研制用于白血病融合基因检测和诊断的DNA电化学传感器作了展望.......

    作者:元小红;林新华;陈元仲 刊期: 2009- 09

  •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多聚糖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具有多重耐药的特点,是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难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难治性往往与其能够形成生物膜密切相关.多聚糖是铜绿假单胞菌维持生物膜结构所必须的骨架结构,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多聚糖的生物合成已成为生物膜相关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作者:李立艳;魏殿军 刊期: 2009- 09

  • 蛋白质芯片技术及其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

    随着人类基因组(genome)排序工作的完成,从基因水平向蛋白质水平深化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迫切需要和新的任务.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且缩型化的蛋白质分析技术.现将其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刘菊林;易小兵 刊期: 2009- 09

  •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在疾病相关mRNA定量检测方面的应用进展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RT-PCR)技术作为一项高度敏感、程序结束无需后处理和可高通量检测的新型技术已广泛用于基因表达的定量检测.为了更好地将这一技术应用于临床研究的各领域,本文就荧光定量RT-PCR检测基因表达的原理、绝对定量与相对定量的区别、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核糖核酸(mRNA)存在的几个问题,以及目前该技术在临床研究方面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永萍;凌扬 刊期: 2009- 09

  • EGFR信号通路基因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性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由配体激活后,调解上皮细胞的生长分化.近年来研究发现有62%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EGFR高表达和异常激活.针对EG-FR突变研发的靶向治疗药物--吉非替尼、埃罗替尼已通过美国FDA验证用于临床,但是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可见,决定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TKI)--Gefitinib,Er-lotinib敏感性的突变基因......

    作者:潘虹;黄庆;府伟灵 刊期: 2009- 09

  •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来本院的AMI疑似患者156例,按就诊时发病时间分为2组,分别在发病后0~3、3~6h内同时检测H-FABP、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计算各项指标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FABP在发病0~3h内诊断的灵敏度为70.7%,特异性为97.0%,准确......

    作者:安晓华;徐维家;薛邦禄;马红光 刊期: 2009- 09

  • 微柱凝胶技术在输血相关试验中的评价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抗体效价测定等相关输血试验中的应用,并对其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对微柱凝胶技术测定的55例RhD阴性患者中的15例抗-RhD呈阳性血样及21例正、反定型不符血样、29例交叉配血不合血样综合分析,并与试管抗人球蛋白结果对比.同时,对微柱凝胶技术检测的853例O型孕妇IgG型抗-A或抗-B效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抗-RhD的检出率显示,微柱凝胶技术为27.27%(......

    作者:孟庆宝 刊期: 2009- 09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致病性的鉴定

    目的以细菌胞外多糖黏附素(PIA)产生作为毒力指标,鉴定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致病性.方法用刚果红琼脂培养法分离CNS,用刚果红-阿里新蓝对PIA进行联合染色,同时,与采自皮肤的CNS样本作阴性对照.结果致病性CNS在刚果红琼脂培养基中菌落呈黑色,阴性对照组的菌落为红色.染色镜下观察,致病性CNS菌体着色较深,菌体表面PIA显深红色;对照组菌体无PIA而为淡红色.结论刚果红琼脂培养法和刚果......

    作者:孙解生;黄丽亚;崔显念;李祚品;李松;张明忠;陈丽艳;郝君;廖明凤;李先云;刘道伟;柳玉珍 刊期: 2009- 09

  • 乙肝患者血清前S1抗原和乙肝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血清前S1抗原与HBV5项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268例乙肝患者进行血清前S1抗原的检测.结果前S1抗原在HBeAg阳性标本中检出率为85.88%,在阴性标本中的检出率为39.3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姚春红;邓建平 刊期: 2009- 09

  • 肺癌患者血清CRP、LDH、CEA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C反应蛋白(CRP)和乳酸脱氢酶(LDH)检测对肺癌疗效监测的意义.方法测定200例肺癌患者的CEA、CRP及LDH水平的变化,并和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肺癌组CEA、CRP、LDH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作者:陈红涛;张红雨;舒小春;张丽娟;李克学;刘伟 刊期: 2009-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