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创刊于1980年,原名《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ISSN 1673-4130 CN 50-1176/R),现由重庆市卫生局主管,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主办。2011年4月起改为半月刊,邮发代号国内78-26、国外M 6575。本刊辟有专家述评、专题、论著、临床检验研究、基础实验研究、硕博论坛、综述、调查报告、检验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质控与标规、仪器使用与排障、检验试剂评价、医学检验教育、检验科与实验室管理、个案与短篇等栏目。专题的稿件主要为约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出版部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76/R
邮发代号: 78-2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2005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卫生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国际刊号:1673-4130
- 国内刊号:50-1176/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MicroRNAs在类风湿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性疾病如骨关节炎、痛风、炎症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是一类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的疾病,他们大多数有异质性,有复杂的临床表现,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常常会出现全身性炎症,并且在特定情况下,患者还会产生自身抗体,他们的发病机制复杂,研究者对其了解得还不多,这制约了对类风湿性疾病的诊疗.目前,这类疾病很难根治.......
作者:易富;蔡敏琪;何后罗;李娅 刊期: 2011- 08
-
麻疹病毒病原学新研究进展及其变异对疫苗保护性的影响
麻疹(measles)是麻疹病毒(measlesvirus,M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为全球性传染病,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该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婴幼儿,可引起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又称柯氏斑(koplik'sspot)以及皮肤特殊性斑丘疹.个别的患者可引起肺炎、喉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作者:任增志 刊期: 2011- 08
-
手足口病实验室诊断的研究进展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是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患儿大多数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发脑炎、脑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1].引起HFMD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主要是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一组肠道病毒,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病毒16型......
作者:周艳;李维春 刊期: 2011- 08
-
2例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骨髓象分析
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黑热病是由白蛉传播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曾在中国多个省份广泛传播,现在虽基本消灭黑热病,但在新疆、四川、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古等省、自治区仍有新的散发病例出现[1].黑热病潜伏期较长,据报道可长达4年[2],临床表现可与许多疾病类似,如淋巴瘤、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血病等,易误诊、漏诊,因此及时做骨髓穿刺找到利杜小体对该病的诊断很重要.......
作者:陈亘志;彭贤贵;王平;刘国红 刊期: 2011- 08
-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抢救体会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病机制是抗原-抗体复合物触发由免疫介导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主要活化了神经内分泌补体和血液凝固系统,会导致三个危险后果,即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肾功能衰竭[1],若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现将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抢救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汪勇 刊期: 2011- 08
-
不同孕期妊娠妇女尿碘水平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不同孕期妊娠妇女碘营养状况.方法采用过氧乙酸四甲基联苯胺氧化显色法检测2687例不同孕期妊娠妇女尿碘水平.结果2687例不同孕期妊娠妇女尿碘值中位数为150μg/L,尿碘值在150~300μg/L者的比率为61.3%,尿碘值小于100μg/L者的比率为21.2%,而小于50μg/L者的比率为0.2%.其中,早、中、晚期孕妇尿碘值中位数分别为150μg/L、150μg/L、200μg/L;尿......
作者:张名旭;董丽钧 刊期: 2011- 08
-
1581名中学学生HBV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怒江州民族中学学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08年在校学生的血清乙肝五项标志物.结果本次调查乙肝感染有8种组合模式,其中HBsAg阳性有47名(2.97%),全部阴性有1510名(95.51%),HBsAb阳性有17名(1.08%).结论怒江州民族中学学生HBsAg携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有抗体者比例较少,未感染过乙肝病毒者比......
作者:张玉芬;蒋学珍;郭国辉 刊期: 2011- 08
-
某市3262例公务员血脂异常调查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3262例公务员的血脂情况,探讨该市公务员血脂异常分布情况及处理对策,为公务员人群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参加健康体检的公务员32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法-终点法检测受检者血清中血脂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脂异常总检出率为42.12%,其中男性血脂异常检出率为45.5%,女性血脂异常检出率为38.0%,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肖亚雄;彭宇生;王鹏 刊期: 2011- 08
-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临床患者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博适-Triage干式快速定量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诊断仪及配套试剂检测心肌受损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结果心肌梗死等心肌受损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非心肌受损者.结论检测BNP有助于快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对于心肌损伤的亚临床症状也可提供一种方便手段.......
作者:盛大平;徐元宏;沈继录;杨佰霞;王中新 刊期: 2011- 08
-
AFP联合3种血清标记物检测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研究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联合铁蛋白(SF)、α-L-岩藻糖苷酶(AFU)、碱性磷酸酶(ALP)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测定原发性肝癌组患者(124例)、肝硬化组患者(96例)的AFP、SF、AFU、ALP血清含量,比较两组血清标记物水平差异,并分析单项检测AFP及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结果原发性肝癌血清AFP、SF、AFU、ALP水平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万溅;刘协红 刊期: 2011- 08
动态资讯
- 1 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在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 2 镇江市血小板献血者固定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 3 2015-2016年葫芦岛市区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 4 血浆D-二聚体与凝血因子(ⅩⅢ)联合检测在早期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 5 噬菌体展示技术及其应用
- 6 PCT、hs-CRP、SAA对细菌与病毒感染的鉴别作用
- 7 全血涂片染色镜检在临床中的价值及体会
- 8 三维虚拟人体展示平台在高职检验医学技术专业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 9 血清白细胞介素-18与幽门螺杆菌在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探讨
- 10 广西钦州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相关耐药基因变异特征分析
- 1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对内环境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 12 湖北某院下呼吸道感染多药耐药危险因素分析
- 13 趋化因子受体CCR6及CCR7在乳腺癌组织上的表达及其意义
- 14 不同年龄段儿童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其与血红蛋白的相关性
- 15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血脂水平的观察及意义
- 16 STAGO-R血凝仪检测纤维蛋白原结果可报告范围的探讨
- 17 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分析性能验证
- 18 钙离子/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及其抑制剂
- 19 VCS 技术检测白细胞时无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分类的原因分析
- 20 高原人附红细胞体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