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创刊于1980年,原名《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ISSN 1673-4130 CN 50-1176/R),现由重庆市卫生局主管,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主办。2011年4月起改为半月刊,邮发代号国内78-26、国外M 6575。本刊辟有专家述评、专题、论著、临床检验研究、基础实验研究、硕博论坛、综述、调查报告、检验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质控与标规、仪器使用与排障、检验试剂评价、医学检验教育、检验科与实验室管理、个案与短篇等栏目。专题的稿件主要为约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出版部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76/R
邮发代号: 78-2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2005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卫生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国际刊号:1673-4130
- 国内刊号:50-1176/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50例多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流变学的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献血者多次机采血小板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50名自愿捐献机采血小板大于或等于10次的献血者(每次捐献间隔期大于或等于1个月),分成2批,每批抽取清晨空腹全血5mL,肝素钠抗凝,检测全血切变率200、全血切变率30、全血切变率5、全血切变率1、血浆切变率100、纤维蛋白原,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0名献血者多次机采血小板后,其全血切变率200、全血切变率30、全血切变率5、全血......
作者:胥琳琳;赵宏祥;任素玲;黄红亮 刊期: 2012- 19
-
脂蛋白肾病的研究进展
脂蛋白肾病(LPG)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肾脏疾病[1-3].国内学者从1997年开始陆续报道了此病[4-5].LPG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6],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以蛋白尿、血浆载脂蛋白E(ApoE)升高为特征,常常有高脂血症,但却无脂代谢异常造成的其他脏器损伤表现.组织病理学的特征是肾小球毛细血管腔扩张,腔内充以大量脂蛋白栓子.为了进一步全面认识LPG,本文将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组......
作者:曾敏 刊期: 2012- 19
-
Cide蛋白质与糖脂代谢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细胞内糖脂代谢的稳态调控是维持细胞或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基础,糖脂代谢紊乱与糖尿病、肥胖、肝脂肪变性、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1998年,细胞死亡诱导的DNA片段化因子-α样效应子(Cide)被首次发现,其蛋白质家族包括3个成员:Cidea、Cideb、Cidec/脂肪特异蛋白27(Fsp27),均为参与细胞内能量代谢多个环节的重要的调控因子.本文仅就Cide蛋白质的生理作用及其与糖......
作者:马立艳 刊期: 2012- 19
-
亮氨酸氨基肽酶的临床应用进展
亮氨酸氨基肽酶(LAP)能水解肽链N端并由亮氨酸和其他氨基酸形成肽键的酶,广泛分布于肝、胰、肾等组织[1],当这些组织发生病变时,均可出现血清LAP升高.现就LAP的临床应用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胡芳;司平;袁剑锋 刊期: 2012- 19
-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中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发地区.截止2009年,中国HBV携带者有1.3亿、感染者约9300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约2000万,肝癌发病数占全球的55%[1].提高乙肝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迫切需要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合理化选择和应用.目前,HBV标志物(HBV-M)主要有血清学标志物和核酸标志物两大类.......
作者:许金金 刊期: 2012- 19
-
真空采血管标识及标签应用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已有百余家真空采血管生产企业,国产真空采血管逐步取代进口产品,在医疗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然而真空采血管标识、标签设计和使用却各不相同,导致采血管外观和实用性存在差异.笔者针对标识、标签设计和应用的要求,进行如下研究和探讨,旨在为真空采血管标识、标签的合理设计和正确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钟德优;黄丽芳;石作水 刊期: 2012- 19
-
食管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相关miRNA研究进展
食管癌(EC)是食管上皮组织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八位,死亡率居第六位,全世界每年约有48万新增病例[1].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是中国食管癌主要病理类型[2-3].由于ESCC早期诊断率低且转移性强,尽管治疗方法有了很大进步,但患者预后仍较差.微小RNA(miRNA)作为潜在的肿瘤生物标记物,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与肿瘤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也密切......
作者:谢晖;马秀芝 刊期: 2012- 19
-
结核病患者T细胞亚群检测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96例健康者、84例结核病患者及100例呼吸系统非结核杆菌感染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双阴性细胞(DNT)和CD3+CD4+CD8+双阳性细胞(DPT)百分含量和绝对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健康者相比,结核病患者DNT、DPT百分含量减少(P<0.05),总T细胞、T4细胞、T8细胞、DNT、DPT......
作者:栗群英;吴丽娟;陈莉;杨利 刊期: 2012- 19
-
胃癌组织GST-π基因表达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53例胃癌组织标本和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GST-π基因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癌组织GST-π基因相对表达值为0.56±0.27,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0.18±0.13)(t=5.30,P......
作者:胡秀学;刘跃;杜娟 刊期: 2012- 19
-
阿奇霉素对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对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长期口服地高辛且血药浓度稳定在0.5~2.0ng/mL的心力衰竭患者316例,其中158例纳入试验组(口服或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余下158例纳入对照组(未接受阿奇霉素治疗);酶放大免疫法测定试验组使用阿奇霉素前后的外周血地高辛浓度,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在使用阿奇霉素5d后地高辛血药浓度由(1.1±0.5)ng/mL升高至(1.5±0.5)n......
作者:吴薇;李艳;包安裕;童永清;鲁志兵 刊期: 2012- 19
动态资讯
- 1 US-2020A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的临床应用评价
- 2 儿童自身免疫甲状腺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检测价值的探讨
- 3 高效价抗-I影响血型鉴定及配血1例分析
- 4 microRNAs: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干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靶标
- 5 糖尿病患者血糖和尿微量清蛋白联合检测对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
- 6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相关分析
- 7 尿毒症透析患者2种输血治疗方法疗效的比较
- 8 PC T 、CRP及WBC检测对新生儿感染诊断的价值
- 9 循环DNA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 10 细胞周期与抗肿瘤治疗展望
- 11 血脂和 CA125对肺癌和肺结核的鉴别诊断
- 12 总胆汁酸、尿酸和胆碱酯酶检测在乙型肝炎肝硬化中的意义
- 13 血液代用品的研究现状分析
- 14 肺炎链球菌耐药性进化
- 15 溴甲酚绿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 16 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 N-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分析
- 17 肠道感染中ETEC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 18 罗氏Modular P-800生化分析仪检测6种血清特种蛋白性能评价
- 19 2种生化分析系统对血清CK、AS T 、LD H检测结果的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
- 20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NT-proBNP 检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