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创刊于1980年,原名《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ISSN 1673-4130 CN 50-1176/R),现由重庆市卫生局主管,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主办。2011年4月起改为半月刊,邮发代号国内78-26、国外M 6575。本刊辟有专家述评、专题、论著、临床检验研究、基础实验研究、硕博论坛、综述、调查报告、检验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质控与标规、仪器使用与排障、检验试剂评价、医学检验教育、检验科与实验室管理、个案与短篇等栏目。专题的稿件主要为约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出版部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76/R
邮发代号: 78-2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2005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卫生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国际刊号:1673-4130
- 国内刊号:50-1176/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血清抗微生物抗体检测在炎性肠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血清抗微生物抗体检测在炎性肠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炎性肠病76例分为克罗恩病(CD)组与溃疡性结肠炎(UC)组。2组空腹采集静脉血2mL,经离心处理后收集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免疫球蛋白G(IgG)型与免疫球蛋白A(IgA)型抗酿酒酵母菌抗体(ASCA)、抗胰腺腺泡抗体(PAB)及抗小肠杯状细胞抗体(GAB),同时检测抗中性粒细胞细胞质抗体(pANCA)。结果UC组ASCA‐I......
作者:马小波;梁朝霞;徐庆雷;张高明 刊期: 2016- 22
-
血清NT-proBNP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内分泌科门诊符合MS诊断标准的患者61例为MS组,同时选取同期该院门诊查体健康人群5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T‐proBNP水平。结果MS组血清NT‐proBNP水平为(112.6±18.6)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80.3±5.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作者:赵沙沙;董钊;武士芳;张飞飞;张景义;张馨允;高景利 刊期: 2016- 22
-
免疫透射比浊法多点非线性校准在脂蛋白(a)测定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脂蛋白(a)中,采用2种多点非线性校准方法的测定结果,并确定合适的校准曲线。方法分别采用Y=aX2+bX+c和Spline2种方法在AU680生化仪上进行脂蛋白(a)校准。分别检测200例来自临床患者的血清标本和4个标准定值血清,200例临床患者血清按照测定值高低分为5个不同梯度水平,分别统计2组数据的均值(x)、标准差(s),相关系数(r),相对误差(v),偏倚(%)......
作者:张汉园;曹风华;王斌 刊期: 2016- 22
-
叶酸基因多态性和唐氏综合征高危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唐氏综合征高危风险与叶酸基因多态性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679例孕中期妇女血清中甲胎蛋白(AFP)、人类绒毛膜性腺激素(β‐HCG)和游离雌三醇(uE3)进行检测;采用分析软件综合计算胎儿唐氏综合征风险性;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对受试孕妇进行叶酸代谢相关基因检测,包括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A1298C、甲硫氨酸合成还原酶MTRRA66G和RFC......
作者:侯书宁 刊期: 2016- 22
-
儿童和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差异分析
目的:研究儿童和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比较两者差异,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减缓耐药病原菌的产生。方法采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儿童和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比较两者差异。结果儿童和成人患者分离的病原菌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分别占62.4%和89.7%,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37.6%和10.3%。儿童患者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排名依......
作者:周聪;柯文才;钱雪琴;胡娟;刘亚隽;张慧;申春梅 刊期: 2016- 22
-
细胞微粒在颅脑创伤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细胞微粒是各类细胞受到一系列应激(激活或凋亡)时,从细胞质膜上脱落而释放的某些膜性小囊泡[1]。目前为止,微粒没有明确定义,一般认为其直径在0.1~1.0μm,携带有其原生细胞特异性抗原的磷脂囊泡,通过出芽方式释放,来源于多种细胞。现有研究表明,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肿瘤细胞甚至神经细胞均可释放对应的细胞微粒[2],研究人员可通过其表面的不同抗原决定簇来分析其来源。一般情况......
作者:刘慧权 刊期: 2016- 22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和胃癌的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HP)是医学界常见致病因子之一,基因序列分析表明人类与HP共同进化达60000余年。大量资料表明,HP感染与胃部疾病有紧密联系。目前,HP作为胃癌常见致病因子,占全球胃癌的5.5%[1],HP感染与地理区域、年龄、社会经济状态、教育程度、生活环境及职业等因素相关,以发展中国家为常见,其中80%的感染人群为中年人。相关临床研究报道称,HP是常见细菌感染,感染全世界50%~75%的人口[2......
作者:张利红;程静静;夏和先(综述);许华斌(审校) 刊期: 2016- 22
-
4种立克次体病的疫苗研究进展
立克次体是一大类专性真核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常呈多形性,革兰阴性。根据第2版《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立克次体目分为3个科,共16个属。多种立克次体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体,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立克次体可通过媒介昆虫的叮咬、排泄物、气溶胶进行传播。由于与媒介生物联系密切,此类传染病通常与战争、贫穷和落后卫生条件相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立克次体病在我国已大幅降低。现在,立克次体病是一类新发突发传......
作者:于永慧;王涛(综述);宋立华(审校) 刊期: 2016- 22
-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分析
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是指患者在连续2次输注ABO血型相合且足够剂量的血小板悬液后仍处于无反应状态,即血小板计数(PLT)未见显著升高、有时反而下降;输入的血小板在体内存活期很短;CCI和PPR不能达标;临床出血倾向未见减轻等。从而未能防治由于血小板数量不足或功能缺陷导致的出血[1]。引起PTR的原因较多,主要原因可概括为2大类,免疫性因素和非免性疫因素。......
作者:郭志海;赵江花;王东红(综述);李利燕(审校) 刊期: 2016- 22
-
人芽囊原虫形态学的研究进展
人芽囊原虫(B.h.)是一种常见的人与动物肠道寄生虫。于1849年首次报告,1912年从人体粪便中发现,根据其形态特征归属于酵母菌,并命名为人体酵母菌,其后,在哺乳类、鸟类、爬虫类、两栖类及昆虫类都得到检出。B.h.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酵母菌,1976年有学者进一步对形态特征进行了光镜与电镜区别。根据其性质、生理和形态体征发现,B.h.严格厌氧,采用培养细菌或真菌的培养基不能生长,营养类似......
作者:韩呈武(综述);曹兴午(审校) 刊期: 2016- 22
动态资讯
- 1 3年主要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变迁
- 2 医疗器械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相关标准的比较及有关内容的商榷
- 3 DNA芯片技术及其应用
- 4 本期要目
- 5 血清cTnT、Hcy、hs-CRP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危险的相关性研究
- 6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 7 类风湿因子对ELIS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影响
- 8 1株抗酸阳性丙酸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 9 浅谈检验科的管理
- 10 无标记检测CD4+T淋巴细胞的免疫传感器构建
- 11 膜芯片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的研究
- 12 尿mAlb、尿NAG及尿γ-GGT对接铅作业人员早期肾损伤的探讨
- 13 3种方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的比较研究
- 14 外科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15 肺炎支原体患儿D-二聚体、IL-17、IgE水平与肺炎病情的相关性
- 16 胱抑素C联合尿RBP检测诊断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的临床意义研究
- 17 血清CK18及CA72-4水平在胃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 18 β-HCG和完整HCG围临界值结果的差异评估
- 19 北京某院2014年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 20 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