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创刊于1980年,原名《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ISSN 1673-4130  CN 50-1176/R),现由重庆市卫生局主管,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主办。2011年4月起改为半月刊,邮发代号国内78-26、国外M 6575。本刊辟有专家述评、专题、论著、临床检验研究、基础实验研究、硕博论坛、综述、调查报告、检验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质控与标规、仪器使用与排障、检验试剂评价、医学检验教育、检验科与实验室管理、个案与短篇等栏目。专题的稿件主要为约稿。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出版部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76/R

邮发代号: 78-2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2005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卫生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国际刊号:1673-4130
  • 国内刊号:50-1176/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2005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卫生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年第9期文章
  • 便携式血糖仪质量管理检测分析

    目的:对苏州市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便携式血糖仪的临床使用进行质量检测和管理,规范血糖仪的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对便携式血糖仪进行品牌内一致性评价、稳定性评价及正确性验证。科室检测人员参加全院的培训学习,参加苏州市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与未参加室间质量评价的科室仪器比对验证正确度。结果3家参加品牌内一致性评价的便携式血糖仪,检测结果一致性较高。对选择的1家公司提供的10台便携式血糖仪进行检测后稳定性评价合......

    作者:黄寨荣;丁庆莉 刊期: 2016- 09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孕妇TORCH感染的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化学发光法检测孕妇产前TORCH感染的情况。方法采用西门子IMMULITE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法对1759例孕妇的血清进行TORCH7项,包括弓形虫IgM、IgG,风疹病毒IgM、IgG,巨细胞病毒IgM、IgG,单纯疱疹病毒Ⅰ+Ⅱ‐IgG检测。结果1759例孕妇中弓形虫IgM、IgG,风疹病毒IgM、IgG,巨细胞病毒IgM、IgG,单纯疱疹病毒Ⅰ+Ⅱ型IgG的阳性率分别为0.17%......

    作者:代小英;熊玮平;姜楠 刊期: 2016- 09

  •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对血小板输注无效(PTR)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可能引起PTR的原因,讨论寻找预防PTR的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输注血小板的患者92例,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检,调查分析血小板输注患者的病因、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PTR的关系,探讨PTR的预防措施。结果92例血小板输注患者中,血小板抗体阳性者30例,其中输注无效19例,血小板抗体阳性输注无效率为63.3%;血液病患者PTR率为36.4%,明显高于其他疾......

    作者:倪晓丹;王德付 刊期: 2016- 09

  • 246株尿培养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门诊和住院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尿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croscanautoSCAN‐4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5软件统计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594份中段尿培养标本共分离病原菌246株,阳性率为41.41%。其中革兰阴性菌157株(63.82%),革兰......

    作者:刘书敏;冯小娟 刊期: 2016- 09

  • 血清SMMHC、D-二聚体水平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观察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血清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MHC)、D‐二聚体水平变化,探讨两者在AA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AAD患者65例(AAD组),依传统分型标准分为DEBACKYⅠ型30例、DEBACKYⅡ型4例、DE‐BACKYⅢ型3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65例作为AMI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SMMHC、D‐二聚体及肌钙蛋白I(cTnI)水平,分析SMMHC、D‐二聚体......

    作者:张文静 刊期: 2016- 09

  • 降钙素原检测在呼吸科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检测针对呼吸科发热待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通过对该院200例具有相关病症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实验。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进行检测,研究组利用PCT进行检测。从而了解PCT的特点及其在呼吸科患者治疗中的优势。结果研究组的误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詹鹏飞;肖俊锐;梁致钰 刊期: 2016- 09

  • WBC、CRP和 PCT 在急诊发热患者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液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检测对发热患者病因诊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入住该院急诊的发热患者123例,检测WBC、CRP和PCT水平,并同时行病因学检查,根据终诊断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行ROC曲线分析,评价WBC、CRP和PCT在急诊发热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的WBC、CRP和PCT水平均显著高于......

    作者:丁亚利;薛新娜;梁晶晶 刊期: 2016- 09

  • 多种抗凝条件下血小板聚集1例处理报道

    血细胞分析是临床常规检测项目,对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而在临床检验工作过程中,血小板计数则又成为容易出现误差甚至是错误的环节。血小板假性减低常造成临床的判断失误甚至误诊误治,给患者及家庭可能造成极大的精神和经济的负担。血小板假性减低常可见于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1]、血小板卫星现象、大血小板、冷凝集和药物诱发等原因,其中EDTA依赖性血小板......

    作者:胡恩亮;赵媛;郑善銮 刊期: 2016- 09

  • 1例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败血症病例报道

    研究者从本院血液科1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培养中分离出1株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NOVC),现将该病例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50岁,于3年前在本院行相关检查确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出院后规律服药,定期门诊复查,早期血色素可维持于60g/L,血色素进行性下降,波动于35~55g/L,血小板波动于(20~60)×109/L,需间断输血维持治疗。患者于2015年8月初无显著诱因......

    作者:马晓博;孙艳;许卫星;吴伟华 刊期: 2016- 09

  •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应用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是以数据库为核心,将计算机信息化技术与实验室管理系统相结合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它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环境监测行业、食品检验中的应用、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计量实验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烟草质检实验室、药品检测行业实验室、医学实验室管理中被广泛应用[1‐9]。基于Drupal模块化的、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实验室管理系统应用于高校公共计算机[10‐11],......

    作者:李红;张勐;杨洁;郭婧;范晨阳;施嘉琛 刊期: 2016-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