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创刊于1980年,原名《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ISSN 1673-4130  CN 50-1176/R),现由重庆市卫生局主管,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主办。2011年4月起改为半月刊,邮发代号国内78-26、国外M 6575。本刊辟有专家述评、专题、论著、临床检验研究、基础实验研究、硕博论坛、综述、调查报告、检验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质控与标规、仪器使用与排障、检验试剂评价、医学检验教育、检验科与实验室管理、个案与短篇等栏目。专题的稿件主要为约稿。                

首页>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国际刊号:1673-4130
  • 国内刊号:50-1176/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2005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卫生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年第23期

噬菌体治疗细菌性感染的研究进展

高静(综述);刘新(审校)

关键词:噬菌体, 细菌性感染, 多重耐药菌
摘要:1915年,Frederick在研究牛痘病毒时,发现细菌被杀死的现象,但尚未进行深入研究[1]。1917年,Felix发现了一种能够杀灭涂布在琼脂表面上细菌并且呈现独立噬斑的“微生物”,并认为这种微生物可以侵入细菌内并在其体内扩增,因此称之为“噬菌体”。此后,噬菌体的研究拉开了帷幕。噬菌体被定义为一类能够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1921年,Bruynogh和Maisin首次利用噬菌体治疗了由葡萄球菌引起的人类皮肤疖肿。在噬菌体研究的前十年里,研究者们因过多关注噬菌体的应用而忽视了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起初,研究者们在噬菌体中只检测到蛋白质,直到1936年, Schlesinger研究发现噬菌体中还存在DNA ,这才证实了噬菌体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病毒颗粒。1940年,Ruska首次用电镜观察到噬菌体的形态。随后,陆续有研究者利用电镜观察到噬菌体的形态并得出了噬菌体的一般特征。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逐渐明了。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难以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多重耐药菌(MDR),现已成为全球许多重症监护室(IC U )一个迫在眉睫的医疗危机[2]。人们不得不将关注点转向寻找抗菌药物的替代疗法。于是,噬菌体疗法成为了一个潜在的治疗细菌感染的可行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