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创刊于1980年,原名《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ISSN 1673-4130 CN 50-1176/R),现由重庆市卫生局主管,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主办。2011年4月起改为半月刊,邮发代号国内78-26、国外M 6575。本刊辟有专家述评、专题、论著、临床检验研究、基础实验研究、硕博论坛、综述、调查报告、检验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质控与标规、仪器使用与排障、检验试剂评价、医学检验教育、检验科与实验室管理、个案与短篇等栏目。专题的稿件主要为约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出版部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76/R
邮发代号: 78-2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2005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卫生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国际刊号:1673-4130
- 国内刊号:50-1176/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基因工程抗体的重大进展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以其独特的构建和筛选系统现已成为我们生产基因工程抗体的一项重要工具,本文综述了其产生、原理、构建、如何在体外提高筛选出的抗体的亲和力,以及其应用前景.......
作者:陈鸣;府伟灵 刊期: 2001- 03
-
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骨髓微环境中IL-6的升高、某些重要膜受体的改变、瘤细胞前身细胞中某些癌基因突变以及多种机制的相互协同作用是该病发生的重要机制.......
作者:吴丽娟;吴玉章 刊期: 2001- 03
-
HCMV感染血管内皮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细胞(EC)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始动环节,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后EC的代谢功能改变在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CMV感染EC及其在A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姚磊;董解菊;何作云 刊期: 2001- 03
-
TORCH宫内感染实验诊断进展
TORCH宫内感染的实验诊断是优生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一般认为胚胎组织或脐血中查出病原体DNA是比较可靠的诊断指标,但采集标本易伤及胎儿.母血、羊水、胎儿血中的IL-1、IL-6、TNF-8、TNF、IFN、免疫球蛋CRP、CRP等生物分子与TORCH宫内感染密切相关,可作为辅助诊断TORCH宫内感染的重要筛选指标.......
作者:杨红英;周伟 刊期: 2001- 03
-
偶发分枝杆菌的感染与实验研究进展
偶发分枝杆菌(M.fortuitum)为非典型分枝杆菌之一,其感染的病例日益增多.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外所报道的偶发分枝杆菌感染,对其致病性、感染特点和耐药性,以及分子生物学现状,作一个初步分析和简述.......
作者:黄梁浒;王德春;朱忠勇 刊期: 2001- 03
-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细胞因子的改变及其意义
幽门螺杆菌是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致病因子,它感染胃粘膜后,与胃粘膜上皮细胞相互作用,诱导了一系列细胞因子表达的上调.这些细胞因子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炎症调节网络,在Hp相关的胃粘膜损害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正德;万谟彬 刊期: 2001- 03
-
军团病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军团病由军团菌感染引起,主要是一种以肺炎为表现常伴多系统损伤的急性传染病.实验室诊断方法在军团病的确诊方面有重大意义.本文综述军团病实验室诊断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从细菌培养、直接免疫荧光法、染色法、核酸探针技术、尿抗原检测、RCR及其相关技术、细菌亚型及菌株的鉴定和血清抗体检测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金建敏;张沪生 刊期: 2001- 03
-
铜绿假单胞菌致病、耐药机理研究进展
铜绿假单胞菌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其致病机制复杂而多样.本文综述了国外近几年研究铜绿假单胞菌的胞外产物、外膜屏障及主动转运系统的致病、耐药机理.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机理对预防及治疗其引起的感染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毛德强;卢仙娥 刊期: 2001- 03
-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性别差异
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性激素通过对TH细胞的调节,形成男女之间不同的免疫环境,是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性别差异的研究,探讨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作者:卢志明;车至香;李桂琴 刊期: 2001- 03
-
043 Oxicd aura作为药敏试验的一种标准方法
......
作者:刘南;曹俊杰;徐光先 刊期: 2001- 03
动态资讯
- 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PBMC中TRAF2的表达及分析
- 2 白细胞分类计数和PCT水平在AECOPD和肺炎中的差异分析
- 3 POCT血糖仪质量规范的研究
- 4 手工操作酶联免疫测定法检验项目工时研究
- 5 循环microRNA在常见肿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6 化学发光法检测抗可提取核抗原抗体的临床应用研究
- 7 2015年某院血液室危急值情况分析
- 8 TWEAK的基础研究进展
- 9 9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的检测
- 10 PER型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
- 11 不同品牌血糖仪在检测氟化钠抗凝血血糖中的偏倚研究
- 12 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在感染性免疫检查中的比较分析
- 13 1 126例创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14 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定量及肝功能指标相关性研究
- 15 EASYCUTA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系统稳定性评价
- 16 020残基样颗粒胆固醇与血清总甘油三酯的比率在诊断家族性Ⅲ型高脂蛋白血症方面的应用
- 17 肠道感染中ETEC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 18 HCV RNA 、HCVAb 及 HCVcAg 对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
- 19 联合检测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在狼疮性肾炎诊断中的作用
- 20 2005~2013年盐城地区无偿献血者 ALT 不合格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