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创刊于1980年,原名《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ISSN 1673-4130 CN 50-1176/R),现由重庆市卫生局主管,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主办。2011年4月起改为半月刊,邮发代号国内78-26、国外M 6575。本刊辟有专家述评、专题、论著、临床检验研究、基础实验研究、硕博论坛、综述、调查报告、检验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质控与标规、仪器使用与排障、检验试剂评价、医学检验教育、检验科与实验室管理、个案与短篇等栏目。专题的稿件主要为约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出版部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76/R
邮发代号: 78-2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2005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卫生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国际刊号:1673-4130
- 国内刊号:50-1176/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12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该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从各类临床标本分离的12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122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于痰液和分泌物,分别占68.0%和24.6%;科室分布以在ICU、呼吸内科、儿科和烧伤整形科为主,分别占29.5%、16.4%、12.3%和7.4%;12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及环......
作者:牛健;曹明杰;谢强 刊期: 2015- 12
-
围产期孕妇阴道B群链球菌感染及其药敏实验研究
目的:对围产期孕妇阴道B群链球菌(GBS)的感染情况以及药敏实验进行分析,辅助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524例围产期孕妇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GBS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24例阴道分泌物检出B群链球菌69株,阳性率13.14%(69/52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未见耐药株,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是8.7%、14.5%和26.1......
作者:吕磊;吴海军;汪俊 刊期: 2015- 12
-
参加卫生部输血相容性室间质控结果分析
目的:确保临床实验室实验结果准确性和持续改进检验质量,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方法按照输血操作规程用微柱凝胶法、试管法通过手工加样实验操作方式检测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发放的全国输血相容性室间质量评价质控样本。结果抗体筛查试验中,待检样本可能因抗体筛查检测试剂批号的不同,引起反应格局不同。结论参加输血相容性室间质量评价,可以确保临床实验室实验结果准确性,能够持续改进检验质量,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和统一实验室检......
作者:罗斯威;钟丽娜;莫建坤;杨芳菲 刊期: 2015- 12
-
创伤弧菌溶细胞素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创伤弧菌溶细胞素(Vvc)是创伤弧菌唯一分泌至细胞外,具备创伤弧菌种属特征性的细胞外蛋白质[1]。其由结构基因VvhA编码,相对分子质量为50851×103,水溶性好,对热不稳定[2‐3]。创伤弧菌溶细胞素的活性和毒素非常强,是创伤弧菌引发细胞、组织损伤的重要毒力因子之一。实验证明,每毫克纯化的Vvc活力可达81000溶细胞单位(81000HU/mg)。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毫克级以下水平的Vvc,结......
作者:江闰德(综述);郑里翔(审校) 刊期: 2015- 12
-
端粒、端粒酶基因及其突变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研究者凭借对端粒的功能和维持机制的阐述在2009年获得了诺贝医学奖[1],这些研究者发现了端粒是一段位于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的DNA‐蛋白复合体,通过防止染色体的末端融合来维持染色体的稳定,端粒酶通过对端粒的损伤后修复来维持端粒的稳定。在这篇综述中,阐述的是这些发现在肿瘤中的应用。在人体细胞中,限制细胞生长的两个机制:衰老和生长停滞是防止癌症的有效机制,当平均端粒长度达到大约5Kbp时通过DNA......
作者:刘霖(综述);胡大春(审校) 刊期: 2015- 12
-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的病例报告及临床研究进展
输血导致的并发症很多,诸如溶血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循环超负荷,感染等。随着成分输血的开展和血液产品质量的提高,输血相关感染性并发症风险已大大降低,而非感染并发症问题越来越突出[1]。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已成为输血相关致死的首要原因。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中心通过输血后回访发现TRALI10例,本文就其临床表现进行报道并就其临床研究进展做一文献复习。......
作者:汪娟(综述);李维(审校);尹崇珍;夏代全 刊期: 2015- 12
-
深度烧伤创面细菌学检查及消毒剂的应用现状
烧伤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和具破坏性的外伤之一,泛指由热力、电流、激光、化学物质、放射线等所致的组织损害[1]。美国国家烧伤和预防控制中心的统计数据表明,每年大概有5000人死于烧伤相关性并发症,烧伤面积大于40%的严重烧伤患者死亡原因75%为烧伤创面感染、吸入性损伤和其他感染性并发症[2]。在我国,某军医大学统计资料显示,9329例烧伤患者中,死亡原因为感染的占死亡病例总数的52%[3]。烧伤面积越大......
作者:王丽娟(综述);李武平(审校);徐修礼 刊期: 2015- 12
-
线粒体脑肌病相关的线粒体DNA 突变
线粒体DNA(mtDNA)或核DNA突变可造成线粒体结构形态或(和)功能发生异常,由此导致的以神经肌肉系统(脑和肌肉组织)受累为主的多系统疾病,称为线粒体脑肌病。mtD‐NA突变是导致神经肌肉系统发生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有研究者在患有脑肌病儿童的肌肉组织中首次发现了线粒体形态的畸变和呼吸链功能的缺陷,提示线粒体功能异常可能与该疾病有关[1]。1988年,Holt等[2]首先报道......
作者:陈怀(综述);裘申忠(审校) 刊期: 2015- 12
-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技术用于研究人类疾病
获得遗传学上与患者相配的大量细胞是再生医学的梦想。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技术通过在培养皿中培养细胞来研究发病机理,建立疾病模型,观察疾病的分子机制,并发现新细胞基础的药物。诱导多能干(iPS)细胞从非多能细胞诱导产生,但拥有相似于胚胎干(ES)细胞的多能性,Takahashi等[1‐4]首先实现了这个突破,在体外成功表达4个转录因子,即Oct4、Sox2、Klf4和c‐Myc,这个步骤不需要卵母细胞。自......
作者:阮光萍;刘菊芬;姚翔;何洁;王金祥;杨建勇;庞荣清(综述);潘兴华(审校) 刊期: 2015- 12
-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的临床价值应用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是一种大分子糖蛋白,是由Lin等[1]在1974年首次从孕妇血凊中分离纯化,妊娠期由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及蜕膜细胞分泌。该蛋白质也有其他名称:妊娠特异性α2迁移蛋白、人精浆免疫抑制物、男性抑制物等,但以PAPP‐A常用。PAPP‐A在妇产科的广泛研究和应用已被广泛公认,近些年来有大量研究显示,血清PAPP‐A水平的升高与心脑血管等其他疾病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作者:王杨(综述);胡志东(审校) 刊期: 2015- 12
动态资讯
- 1 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 2 甘肃省三级医院临床用血管理督导分析
- 3 手工操作酶联免疫测定法检验项目工时研究
- 4 促甲状腺激素及其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5 苏州市无偿献血人群HTLV感染状况调查
- 6 聊城市东阿县6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水平检测分析
- 7 HBeAg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研究
- 8 CA125、CA19-9、AFP及CEA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 9 桂枝茯苓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 10 精液参数评估男性因素不孕者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结局的可能性
- 11 全血细胞减少病因学探讨
- 12 西宁地区临床危急值分布规律分析
- 13 综合性实验在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
- 14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稳定性评价探讨
- 15 液基细胞学3种染色方法比较
- 16 阿尔茨海默病非编码RNA研究进展
- 17 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髓鞘碱性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 18 NT-proBNP在心力衰竭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 19 Hcy、叶酸、PLT、MPV、PDW检测对反复性流产患者的意义
- 20 含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改善老年患者血脂及免疫指标的检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