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创刊于1980年,原名《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ISSN 1673-4130 CN 50-1176/R),现由重庆市卫生局主管,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主办。2011年4月起改为半月刊,邮发代号国内78-26、国外M 6575。本刊辟有专家述评、专题、论著、临床检验研究、基础实验研究、硕博论坛、综述、调查报告、检验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质控与标规、仪器使用与排障、检验试剂评价、医学检验教育、检验科与实验室管理、个案与短篇等栏目。专题的稿件主要为约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出版部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76/R
邮发代号: 78-26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2005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卫生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 国际刊号:1673-4130
- 国内刊号:50-1176/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B型钠尿肽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B型钠尿肽是一种神经激素,可反映心室压力负荷与容量负荷的变化.其检测有助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评价,并可指导心衰的治疗.B型钠尿肽的结果分析应结合临床,而不应作为一种孤立的指标.......
作者:徐晓欣;郑刚 刊期: 2005- 04
-
gax基因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gax基因是一个主要存在于心血管系统的同源盒基因,能显著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望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经皮血管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靶基因.......
作者:王耿;何国祥 刊期: 2005- 04
-
激活诱导的细胞死亡与细胞周期的关系
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有赖于细胞增殖、分化和细胞死亡之间的适当关系.淋巴细胞中,激活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是免疫系统维持稳定的一种重要机制.细胞周期参与细胞的发育分化和死亡.因此,阐明免疫细胞发生激活诱导的细胞死亡与细胞周期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东方;龚非力 刊期: 2005- 04
-
血管生成素相关基因3的研究进展
血管生成素相关基因3(Angptl3)是一种新发现的多功能分泌因子,主要在肝脏中表达,能与脂肪组织直接结合,发挥与胰岛素相反的作用;同时可抑制脂蛋白脂肪酶(LPL),从而影响脂质代谢.Angptl3的低表达可以对抗动脉粥样硬化,还可以通过与整合素连接促进血管生成,参与生理性血管生成过程.因此,Angptl3将可能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其他具有高脂血症表现疾病的一个新靶点,为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
作者:商文静;王继红 刊期: 2005- 04
-
热休克蛋白90与类固醇激素受体功能的研究进展
热休克蛋白90(HSP90)是一类重要的应激蛋白,作为分子伴侣参与蛋白质的折叠、运输等过程.作为类固醇激素受体的伴侣蛋白,HSP90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功能状态,因而极有必要对HSP90的异常合成、分布、功能及其与类固醇激素发挥生理效应和治疗作用之间的关系、调节机制作深入的探讨.现就目前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欧阳涓;姜傥 刊期: 2005- 04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分型及研究进展
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导致临床致病菌对新型广谱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重要机制之一.ESBLs是由质粒介导,主要由克雷伯菌属和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细菌产生.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表型检查方法只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适用.采用分型技术对ESBLs进行检测,可以提高检出率,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耐药菌株的播散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王琴;王金良 刊期: 2005- 04
-
树突状细胞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的体内功能强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获得大量高纯度且表型、功能典型的DC是各种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前提.目前已在多种组织中建立了数种有效的DC分离纯化、培养扩增的方法,但仍存在方法的优化问题,实验技术方法的改进为今后DC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作者:熊菲;程茜 刊期: 2005- 04
-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作为一种炎性介质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精确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简要概括了MIP-1α的结构、功能,以及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的作用和调节机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张涛;李萍 刊期: 2005- 04
-
乙型肝炎病毒准种的研究及意义
随着乙型肝炎病毒研究的深入,HBV准种在乙型肝炎患者中普遍存在的概念已得到确认,对于HBV准种与HBV感染的慢性化、药物治疗耐受的关系,以及如何控制HBV准种的发生及演变的研究正在广泛展开.现就HBV基因准种的研究现状及意义进行综述.......
作者:单幼兰;尹一兵 刊期: 2005- 04
-
血浆部分凝血因子在疾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对血浆凝血因子在与之相关的疾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作一综述.血浆FⅧ升高与动、静脉血栓事件存在着密切关系.国内的研究认为,汉族人群中凝血因子ⅤLeiden突变和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变异发生率低,可能不是静脉血栓或冠心病的主要遗传性危险因素.FⅦ基因第8外显子的Q等位基因可能是心肌梗死的遗传保护因子.FⅫ:蛋白C(proteinC)下降可能降低了纤溶酶原的活性,形成血栓性疾病.FLeu34对防止......
作者:赵振军;张丽杰;武湘云;孙桂兰;李如意;冯文莉 刊期: 2005- 04
动态资讯
- 1 冠心病患者血液Lp-PLA2、hs-CRP及D-二聚体检测的相关性分析
- 2 胞苷脱氨酶的临床应用
- 3 临床免疫学及检验第二课堂对培养学生和教师综合素质的作用
- 4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对肺外结核诊断的临床意义
- 5 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 6 尿肌氨酸水平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7 重庆市病理检验技术人才需求及现状分析
- 8 某地区2013~2015年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结果分析
- 9 血氨检测的临床适应证及其价值探讨
- 10 临床用血前交叉配血不合104例原因分析
- 11 输血引起抗-Jkb抗体产生1例
- 12 血清胱抑素C和尿α1-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 13 一种细胞免疫学新技术--酶联免疫斑点技术
- 14 1764例孕妇孕中期产前筛查结果分析
- 15 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基因检测临床应用研究
- 16 3种梅毒血清学方法筛查血液的效果评价
- 17 2项指标联合检测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预后评价的价值
- 18 ORMDL3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发病的关系
- 19 2013-2015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监测
- 20 Roche Cobas 501生化分析仪血清肌酐分析测量范围的验证